暑假到了,带孩子去哪里既能玩得开心,又能长见识?很多家长琢磨去国家公园看看,那里现在有了不少新鲜玩法。
武夷山在2021年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设立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当地把茶文化、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都串起来做深度体验,既保护好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又让它们“活”起来。
一片叶子如何变得香气四溢?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研学活动可以让他们亲眼见证了武夷岩茶从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10个加工环节,在寻茶之旅中感受中国的茶文化之美。
武夷山不仅有茶文化,更有人文历史的深厚底蕴。武夷山市五夫镇府前村是南宋著名理学宗师、思想家朱熹的故里。如今,研学学生在这里体验古人的学习内容,体现出对古圣先贤、尊师重教的追崇。
除了寻茶之旅、历史文化之旅外,武夷山更有寄情自然风光的山水之旅。9.5公里长的九曲溪漂流,现在有700多名竹排工轮番载客,每天的营业额能达到100多万元。
下山后,游客还能感受一场数字化的“传奇武夷”科技之旅。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艺术文化博物馆打造的“传奇武夷”行浸式剧场。游客可以一边行走,一边领略武夷山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动植物的多样性独特性和历史人文底蕴。
武夷山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茶乡茶园等各自比较分散,为了把分散的旅游打卡点串成线,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核心旅游资源和周边的景区景点实现资源共享,这里修建了一条长251公里的环线风景道。它串起了11个乡镇街道、40个村的旅游打卡点,让沿途风光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除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还有不少地方在申请成为国家公园。浙江温州的南麂列岛,贝藻类种数约占全国20%和浙江省80%,是我国主要海洋贝藻类的天然博物馆、基因库和“南种北移、北种南移”的引种过渡驯化与繁育基地。丰富的贝类和藻类成就了南麂列岛“贝藻王国”的美誉。
如今,借助“贝藻王国”创建国家公园的契机,已经有投资者嗅到了商机,开始规划起文旅产业。眼下,在后隆观景渔村,陆陆续续开业了95间精装民宿。
民宿老板 林义数:主要是政府重视,把环境改善好了,游客愿意来了。
早在2005年,南麂列岛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20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里的旅游业态更加丰富了,环岛游、帐篷节、摄影节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八方游客。过去“靠海吃海”的渔民们正铆足了劲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暑期客流。保护与发展同步提升的理念更是深入到了当地人的日常中。
南麂镇党委书记 黄大克:这几年南麂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岛上原来的柴油车,已经全部更新为绿色能源汽车,确保游客绿色出行;自来水实现了全岛覆盖,岛民生活的配套设施,包括旅游设施,实现了一个质的改变。
神农架也是44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之一。这里保存了中纬度地区最完好的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7月5日,2025年“避暑神农架·养生大九湖”避暑季在神农架大九湖镇正式开幕。
依托神农架旅游资源,地道的山货、可口的美食与富有特色的表演,都在这里呈现。对初次到访神农架的游客而言,这些农特产品大多充满新奇。如今,通过避暑季系列暑期特色活动,“神秘”的神农架正在转变为可触可感的体验。
熙熙攘攘的游客,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售卖农产品的邓兴菊已经带动了20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
农特产品商户 邓兴菊:每家能增收几千元。2024年就是现在这个时候,销售额有几十万元,今年销售额现在就差不多到100万元了。
在神农架,不仅有热闹的文旅活动,这片神秘的森林也在逐渐向孩子们揭开面纱。暑期伊始,基于神农架独特的自然保护资源开展的生态研学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研学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和珍稀的中华蜜蜂近距离接触,还能见识到红豆杉、珙桐这样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种类丰富的中药材。
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科负责人 李涓:用“新玩法”激活老资源,我们跳出“一张门票看山水”的传统模式,拓展科普研学游,建设森林康养基地。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游客接待、旅游经济收入,同比增幅都是10%以上。今年1月至5月,我们同比增幅12%以上。
【来源:央视财经】
新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